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的标志,不仅仅是在中国本土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还体现在近些年,在“走出去”战略下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比较典型的便是当前已有多家中国车企开启了去往海外的“反向合资”模式。

综合网络报道,可以了解到当前奇瑞汽车正在与大众集团进行谈判,计划通过大众位于德国的工厂生产奇瑞的海外产品。
我们知道,就像当初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为了更好的适应中国市场的环境以及法规政策,开启了合资模式。
中国品牌走向海外,也得有一些“因地制宜”的举措,最好是融合为当地市场的一部分,才是一种能够在海外市场长期坚持下来的模式。
尤其是当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冒头,不久前,欧盟对来自中国的汽车品牌进行反补贴调查以及加征关税等事宜还历历在目。实现产品的本土化生产,也有利于中国品牌规避一些风险,同时也是拉动当地经济的“双赢”模式,毕竟我们的汽车是要“走出去”,而不是强硬的掠夺别人的市场。
通过海外媒体的报道可知,更具体的来说,奇瑞正在试图租赁(也有说法是想要收购)大众在德国德累斯顿和奥斯纳布吕克的两家原本计划关闭的两个工厂,毕竟当前大众在全球汽车转型的冲击下,暂时用不到那么多的产能,而工厂的运营又需要较高的成本。
而运用这两个工厂,则主要是生产奇瑞在去年10月发布的面向欧洲、东南亚、中东、南美等国际化市场的全新子品牌——LEPAS。而此前LEPAS品牌的第一款产品LEPAS L8已经正式下线,在LEPAS品牌发展前期,将推出3款车型,并完成对纯电、插混和燃油三种技术线路的覆盖,预计2026年就能够在欧洲市场正式落地。
事实上,多年以来,奇瑞一直是中国车企中,做汽车出口数一数二的乘用车品牌。据此前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24年奇瑞全年销售超260万辆,同比增长38.4%,创造了集团历史新高,同期奇瑞汽车出口114.5万辆,同比增长21.4%,连续22年位居乘用车出口第一。
到了2025年,这种优势依然在延续,据悉,在2025年第一季度,奇瑞汽车出口量达到了25.5万,目前,包含奇瑞在内的大多数中国品牌,其实还没有完全打开欧洲市场,主要是在一些对华相对友好的国家,以及中东、东南亚、南美洲部分国家和地区施展品牌的国际化战略。
而作为汽车的发源地,从情怀,以及从利益的角度来说,即使欧洲市场攻克难度是比较大的,却也是中国品牌走出去的必经之路,此次与大众的商议与合作,也称得上是作为自主品牌中出海的领军品牌,对中国汽车出海之路一种模式的探索,而这种模式若是能够取得成功,将激励,也将给很多中国汽车品牌,提供了一份值得借鉴的经验。
推荐阅读: